原标题:左手事业右手家庭,全职妈妈除了微商还能做什么?丨自我管理
1.读书困惑
最近读了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
读书难、理解不了,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看不下去等问题是大部分人读书面对的困惑。
总结一下书里的精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结一本教我如何读书的书,对我未来读书方法的提升应该会很有帮助吧。
翁豆
2.对症下药
拆书帮
什么是“拆书帮”呢?拆书帮是关于成人学习的方法论,提倡通过学习改变行为,践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即帮助成人学习者把图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南京玄武分舵
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减少生存负载,以自我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致力于内化和应用才能实现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
生存余力
1963年,密歇根大学的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卡卢斯基(Howard
McClusky)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Load
of Life),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Power of
Life)。无论生存负载还是生存力量,都由外部和内部因素构成。
关于生存负载,外部负载主要指的就是工作,包括职场工作和没有薪水的家庭工作;内部负载主要来自于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活期望——想买房,想换车,想升职,想40岁之前达到财务自由。
生存力量呢,外部的力量源自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等;内部的力量就是个人的能力和经验。
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负载,就是麦卡卢斯基强调的“生存余力”(Margin in Life)。
职场工作者的生活也是如此。“如果能够保持一定的余力,那么就能够很好地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更好地承担风险,能够从事各种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也更有可能进行学习。”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舵主&三级拆书家
3.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
如何让知识有价值?
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Criticos)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
阅读完一本书或书中的片段,有“然后”和没“然后”的区别是很大的。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经验发生联系;重要的不是记住,而是能够应将知识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为分舵一周年庆典做准备时,发现活跃的伙伴绝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是妈妈,比如,便签训练营第7期女性比例是73%,第8期女性比例是86%。
对于资格考试等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来说,看不懂记不住是致命问题,因为无法通过考试。
所以呢?
学习方法论:
第一,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像读书会要求读完全书,不像MBA要求通过考试,甚至不要求用整块时间,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最好像设计精良的现场培训一样,轻松、愉快、有效。
第二,以学习者为核心——而不是以书或培训师为核心。
第三,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而不是致力于知识的整理与记忆。
不止拆书帮,各个学习社群都是遍地红花,妈妈扎堆。
4.成人学习
再看看朋友圈,做保险的妈妈,做微商的妈妈,做小生意的妈妈,真的是要问一句:爸爸去哪儿了?
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是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我们不能因为记住了一本词典就能学会一门语言,也不能因为熟读管理书籍就能成为有效管理者了。
这种现象,好像是种悖论:因为妈妈们其实比爸爸更忙,不信来造句:
5.如何创造价值
阅读、记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来自网络
真正的价值是对经验进行反思后,将知识内化后,改变行为才能创造价值。
例如,家庭琐事/儿女教育/照料父母什么的,真的很影响妈妈们行走江湖。偏偏,妈妈们又觉醒了,不管是翻孩子疫苗本的时候,是逛街的时候,还是老人突然生病,抑或公司突然有变革或裁员的时候,妈妈们被两种交织的欲望围绕:“好想有好多好多钱”的期望+“需要好多好多钱”的恐惧。
6.书不必读完
好消息是,你并不孤单,美国的妈妈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没必要完全读完一本书?
①读的多不一定用得多
作者克丽丝特尔·潘恩因为家庭生活的拮据而走上赚生活费维持生计的道路,经历了十几年的尝试和努力,实现了财务自由,并且分享了成功商业构想的三要素:
②书中能学的的东西很多,但不都是你需要的
《会赚钱的妈妈》
③只要能将书中的一点用上,价值已然体现。
有稳定的收入(也许要费一些时间才能达到,但这是长期目标);
7.生存余力理论
让人满足而不是疲惫不堪;
我们总是在自己需要的精力和能提供的精力间寻求平衡,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余力。
让人扬长避短。
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
8.生存负载
来自小区微信群
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外部负载+内部负载
有稳定的收入
外部负载=职场工作+家庭工作
这是我们小区业主的其中一个群,“千层肉饼”从8月6日开始在群里宣传她自制的肉饼,一份10元,早上卖20份,晚上卖20份,送货上门,需要提前预定。除了第一天有3个家庭预约尝试,后面两天都卖脱销。
内部负载=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活欲望:比如想买车,买房,想实现财务自由。
算算这个收入吧,10元的饼,成本绝对不超过5元,按照每份饼利润5元算,1天40份,就是纯纯的200元。
9.生存力量
现在又开始增加品种,比如韭菜盒子/豆浆等等,收入可观。
生存力量=外部力量+内部力量
想必,你一定要说一句跟我群里的妈妈一样的话了:我家也有电饼铛,每次做出来都是一言难尽。这是当然,虽然你不会做饼,但你一定有其他擅长的。
指的事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的生活力量。